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近日在上海举行。2009年以来,我国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下称“04专项”)逐渐缩小与国外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差距,实现了“跟跑”,但仍不足以打破国外数控机床形成的产业生态圈。“04专项”总体组专家、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希望中国机床行业能够借新一代智能机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代表国家的综合竞争力。“04专项”提出,要瞄准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强力支持“中国制造”的短板——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等最重要的关键基础部件的技术进步和应用示范。其中,数控系统国产化作为换“中国脑”工程之一,尤为令人关注。
“04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展会期间举行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和智能机床研讨会上称,“04专项”已经取得成效,高档数控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与主机产品配套研发,实现了与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批量配套;中高档数控机床提高了进口替代比例,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在航空航天领域批量应用,在汽车行业推广应用。
4月9-10日,2018年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王建宇副巡视员参加会议并介绍了机床行业发展及在军工行业应用情况,他强调,我国机床行业在军工领域应用成效显著,支撑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但仍处于向世界第二梯队迈进的爬坡过坎关键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高端机床装备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亟待提升,下一步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军民融合、两化融合、产学研用融合,加快推进机床行业转型升级。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尤其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模具等重点行业急需高精尖机床产品来补充市场需求。航空工业领域的大型结构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长期依赖国外进口,面对差距,中国机床企业并没有停下脚步。虽然很多的中高档机床用数控系统还处于示范应用、少部分领域获突破的阶段,国产化应用并没有达到普及和快速推进的程度。就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来说,中国数控机床目前与国外差距较小,但是成熟度还不够高。其实,国外数控机床刚推出时成熟度也不高,但全球用户帮助其测试、优化,最终使其越来越成熟,并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生态圈。相信经过努力智能机床的开发将是中国机床行业的“换道超车”,实现数控系统从“跟跑”到“领跑”的一个机会。